什么是布鲁氏菌病?它是职业病吗?

那么……
01
什么是布鲁氏菌病?
布鲁氏菌病又叫波状热,俗称懒汉病,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。
其发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,兽医、畜牧者、屠宰工人和皮毛工人等的发病机会高于一般人群。人主要是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制品感染发病,感染后可引起全身多个系统尤其是骨关节的损害。
人患布鲁氏菌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烧、多汗、乏力、关节和肌肉疼痛,有的还会出现肝脾肿大和睾丸肿大等。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。如不及时治疗,很容易转为慢性,慢性后就很难治愈。
人患布鲁氏菌病后病程长短不一,以3~12个月者居多。布鲁氏菌病本身不易引起死亡。多数患者只要治疗及时且措施得当,一般预后良好。个别患者未经治疗也可治愈,但也有些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,由急性转为慢性,反复发作,迁延数年,甚至终生不愈,严重影响劳动能力。
02
布鲁氏菌病主要的传播途径
1 | 经皮肤、黏膜接触感染 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、阴道分泌物、娩出物及其尸体,或在饲养、挤奶、剪毛、屠宰以及加工皮、毛和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,可使布鲁氏菌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途径感染人体。 |
2 | 经消化道传播 食用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食品、水、生乳,以及未熟的肉、内脏而感染。 |
3 | 经呼吸道传播 布鲁氏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,可使人体发生呼吸道感染。 |
03
哪些人可能感染布鲁氏菌病?
凡是接触患布鲁氏菌病家畜及其制品的人员,或是生活在疫区与患病家畜污染的环境有接触的人员,均有可能感染布鲁氏菌病。
其中,饲养、管理、屠宰家畜的人员,畜产品收购、运输和加工人员,以及畜牧、兽医人员等,更容易感染发病。布鲁氏菌病的发生与接触患病牲畜机会的多少有关。
04
怎样预防布鲁氏菌病?
1
养殖户预防布鲁氏菌病措施
饲养家畜要圈养。避开水源。不得散放、串街、混放。人畜分居,无论是成畜还是幼畜,都不要放入室内饲养。
牧区在产羔季节千万不要把牲畜放在毡房内,也不要把牲畜放在人们生产、社会活动的公共场所等。
不要用人使用的盆或碗去喂养家畜,无论大人和小孩都不要和羊羔玩耍。饲养过牲畜的场所应进行消毒,特别是出现牲畜流产时,一定要避免直接接触流产物和死胎,并立即进行彻底消毒处理。消毒时注意做好个人卫生防护。
进行照料牲畜、清洁圈舍等劳动时,要佩戴手套、口罩等防护用品,劳动后要彻底清洗。
2
经皮肤、黏膜感染布鲁氏菌病预防措施
接羔助产和处理流产胎儿、死羔时应做好个人防护,除备有工作服、橡皮围裙、帽子、口罩和胶鞋外,还应佩戴乳胶手套和线手套,备有接羔袋和消毒液,严禁赤手抓拿流产物。
剪毛、收购、保管、搬运和加工皮毛的人员,工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,不要赤手接触皮毛,工作后要洗手、洗脸和洗澡,工作场地应及时清扫和消毒。皮肤、手如有刮伤、破损,要及时消毒、包扎。
从事接触布鲁氏菌相关工作的人员
在确诊为布鲁氏菌病后
可以提请职业病诊断
✔申请职业病诊断时需提供以下材料
1
劳动者本人身份证
2
劳动关系证明(可以是劳动合同、社保清单、工作证明、劳动仲裁书、法院判决书)
3
疾病诊断证明书及相关的病情资料
身份证件
劳动关系
疾病诊断